1895年1月,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到香港筹建革命组织,筹措经费,购运军械,联络防营、水师及会党等力量,计划在广东发动武装起义。与此同时,孙中山也积极争取国际援助。就是这个时期,孙中山结识了日本友人梅屋庄吉。
梅屋庄吉(1868—1934),是日本长崎市西滨町人。他的家境富裕,少年时期就受到家庭和时势的影响,崇尚维新,有雄心壮志,不甘心困于日本小国之内。1882年,梅屋庄吉到了上海,之后经营对外贸易,但是生意做得并不成功。1893年后,梅屋庄吉又改为从事摄影业。1894年10月,他从新加坡迁至香港,并且开了一间照相馆。梅屋庄吉最拿手的是外出摄影,人们举办宴会、婚礼或去车站、码头迎送客人时都常常请他到现场拍照。他自少年时期起就漫游各地,见识广博,而且性格豪放,乐于助人,所以与他来往过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可信赖的人。他又善于交际,服务热情,技术高超,所以照相馆顾客络绎不绝。
由于生意往来,梅屋庄吉还结交了一些西方友人,其中就包括孙中山在西医书院时的老师康德黎医生。
中山城內梅屋庄吉房子1:1仿制品
当孙中山回到香港后,即和康德黎老师联络上,并且向他透露回来香港的目的。孙中山表示希望得到有良知的外国人的援助。康德黎医生当即就答应给予协助。不久之后,就向孙中山介绍了梅屋庄吉的情况。
有一天,孙中山特意来到香港中环大马路二十八号梅屋照相馆拜访梅屋庄吉。梅屋照相馆是一栋二层结构的建筑。当店员将孙中山引上二楼时,梅屋庄吉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,热情接待来客。孙中山与梅屋庄吉纵论天下大事,发现彼此所见竟不谋而合,于是一见如故,相引为知己。1929年3月10日,梅屋庄吉等北平西山碧云寺祭孙中山时,在悼词中回顾当时的情景时说道:“三十五年前的某一天,我在香港的家中第一次和孙中山先生会面。我们都很高兴可以认识对方,我们一起谈论天下大事,包括中日之亲善、东洋之兴隆,以及人类之平等等等问题,我们的见解都完全一样,为使我们的理想实现,就要先进行大中华的革命,孙中山先生的宏伟计划与革命热诚,大大激发我的雄心壮志。就这一天,我们就建立了长久而牢固的友谊。”
孙中山向梅屋庄吉详细介绍了广州起义的计划,并提出准备工作遇到困难,坦诚地请求梅屋庄吉施以援手。梅屋庄吉一诺千金,很快筹集一笔资金交给孙中山购置军械,用作义军装备。后来,梅屋庄吉还随孙中山去广州,建立起义秘密机关。
从此以后,梅屋庄吉对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,都尽可能给予支持和资助,他曾经表示“我相信孙中山所做的都是为了中国革命。”
孙中山先生与梅屋庄吉夫妇
梅屋庄吉对孙中山的另一大帮助是促成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事。1915年10月25日,在梅屋庄吉的帮助下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喜结连理。孙中山非常感谢梅屋庄吉夫妇无私的帮助,为了表示感谢,曾在梅屋庄吉和服短外褂的背面挥毫写下了“贤母”二字,赞颂梅屋庄吉夫妇像慈母一样不求任何回报地支持中国革命,在各方面像慈母一样悉心照料自己和宋庆龄,这里饱含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孙中山对梅屋庄吉的感激之情。
孙中山、宋庆龄结婚后与梅屋庄吉夫人合影
|